新技术对未来风险的化解与重构

2017-12-19 15:52:54 来源:中保网
  •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围绕当下最热门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网络空间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各互联网企业代表各抒己见,对未来社会发展做出了预测和展望,其中不乏对保险业未来发展的启示和借鉴。保险业的使命是控制与管理风险,而互联网技术的更迭与发展直接带来了未来社会各个领域风险的化解与重构。


    预见未来,以终为始。保险业应主动顺应社会风险变化,提升风险管理战略视野,进一步提高对全社会风险控制与管理能力。


    阶段更替:动力转换


    在互联网发展的上半场阶段,主要发展动力来自于三个方面:网民人数的成长、上网时间的增加、网上信息量的扩大。而随着移动终端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人口红利时代宣告结束。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指出,全球移动互联网爆发式扩张已经接近尾声,互联网连接规模增长步入动力转换期,互联网发展进入从“人人互联”向“万物互联”转变跨越的新阶段。


    马云在此次大会上这样描述未来的经济发展“未来30年数据将成为生产资料,计算会是生产力,互联网是一种生产关系。如果我们不数据化,不和互联网相连,那么会比过去30年不通电显得更为可怕”。


    以终为始,可以预见,在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将成为各个行业增长的驱动力,网络安全及网络空间之力将成为全社会新的关注点,而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生产将成为人们生产、生活新的社会形态。


    风险管理:化解与重构


    随着互联网发展进入转换时代,未来的风险形态也将随新技术的发展而化解、重构。


    一是旧有风险可以规避的可能性越来越高。新的技术手段让传统风险不断消解。李彦宏在大会上再一次提到了百度无人驾驶技术。他还表示防疲劳驾驶的系统将会在明年和汽车一起推出。这就意味着传统汽车驾驶过程中的酒驾风险、疲劳驾驶风险将随着新技术的革新实现风险规避。


    除了无人驾驶技术,新的治安防控技术、安全生产技术等都让传统风险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化解。此外,新技术对金融风险的发生也能起到积极的防控作用。传统的银行贷款需走访企业了解它的相关资产和经营状况,而现在银行可以借助新技术先构建企业画像,然后对企业贷款的相关材料进行智能分析,再通过模型和算法决定放贷多少,贷后进行实时监控,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为因素干预。


    二是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将不断提高。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更加快速、更加全面的连接将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此次互联网大会上表示,未来信息链接会有万倍增长,他认为打开连接全时代的三扇门是交互、IoT(物联网)和5G。交互在经历了键盘、鼠标和触屏时代后,会像语音、视觉等新的传感技术发展,IoT让社会都具有链接的功能,5G技术将增加了AR、VR等功能的链接,使云端资源的获取更加快捷,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将实现更加快速、便捷的融合。


    在此基础上,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将不断得到提高。以车联网为例,过去我们对汽车驾驶风险的控制,主要局限在汽车内部,如安装安全气囊、安全带等,而下一阶段,汽车驾驶风险的控制则由内部转移到外部。根据近日媒体报道,北斗车联网正在探索通过卫星定位,实现对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全面感知,进而优化管理运输过程。根据此次大会披露数据,北斗在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车联网平台,480万辆装有北斗的运输车辆上线,已实现重大事故率和人员伤亡率均下降近50%,出行耗时减少1/3。


    三是新风险的不可知性越来越强。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国家安全、商业安全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对数据和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大。全球信息安全技术“教父”,卡巴斯基系列产品研究开发团队的创始人尤金·卡巴斯基在本次会议上就谈到“我们周围现在已经被智能化的设备所包裹其中,很不幸的很多这些系统是非常脆弱。”也正因为如此网络安全变得尤为重要。


    此前安联财险曾发布过一份网络安全研究报告显示,每年中国因网络袭击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996亿元,损失额居亚洲第一。与我们已知的自然风险、疾病风险不同,网络安全的风险测算和损失估计目前还是空白。特别是由于网络安全风险的新兴性、动态性和传导性,造成了不仅保险公司对风险理算困难,即使是企业内部,对网络风险的损失估计也难以全面和准确。


    行业契机:应时而变


    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对未来的风险的判断是保险行业发展的起点和方向。


    一是挖掘新型风险蕴藏的行业发展潜力。在万物互联时代,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科技在给人们生产生活赋能的同时,其本身所隐藏以及外部叠加的风险更加变幻莫测,不可小觑,但也正因如此,网络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中蕴藏的商业蓝海也非常巨大。


    目前国内仅有极少数保险公司尝试推出了网络安全保险,例如人保公司推出的网络虚拟财产交易安全保险、阳光财险和众安在线推出的网络安全险。面对网络安全保险这片新兴蓝海,保险行业受制于人才储备不足、硬件投入不足、基础数据短缺等多重因素,绝大多数保险公司没有充分准备,发展能力较为欠缺。


    二是借助新兴技术转变行业发展方式。万物互联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社会效率的提高。对于保险行业来说,也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通过借助新兴技术手段,提高全行业发展效率。


    具体来说,一方面借助新兴技术,实现风险细分。如与其他行业合作,通过数据对接,细分社会风险,提高风险测算精度,实现保险费率厘定的科学化、准确性,为客户提供专属的、个性化保险;另一方面运用新兴技术,帮助客户规避风险。如在寿险领域,与新技术企业合作,通过可穿戴设备、机器筛查医学影像、医学 AI等帮助客户及早发现疾病、控制病情。


    三是瞄准技术发展趋势革新经营战略。技术革命已经不仅一次的被历史证明,在生产力飞速提高的同时,社会形态也会随之改变。保险行业也需要顺势而变,提高对新技术的投入占比,找准新技术和行业发展的结合点。目前国内外保险公司已经开始了不少尝试,或与科技企合作,或成立自己的专属公司,为主业提供科技支持。


    在国外,名噪一时的奥斯卡医疗就通过与智能穿戴医疗设备生产商Misfit的合作,用智能穿戴医疗设备实时检测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引导使用者主动进行健康管理,从而减少理赔损失。在国内,平安已提出将以五大核心技术(生物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与云平台)为基础,深耕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领域,服务主业发展。新华保险也在12月初向媒体透露,拟成立IT技术+互联网科技型的公司,为保险业务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6-2025 盛安保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71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