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位委员联名提案呼吁:商业保险应给残疾人打开一扇门
2017-03-09 11:55:36 来源:中国青年网
怎样使残疾人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得到改变?购买商业保险不被拒之门外?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胡志斌提出,李丕钧、高晓笛、郑旭、黄文仔、黄文仔、陈世强等十余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希望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从我国实际出发,不断改善和提高残疾人保障水平,不单单依靠政府,也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来寻找机会,通过开发创新,设立专门的残疾人商业保险公司。
一个新模式的诞生
据了解,目前我国现有残疾人8500万,残疾人直系亲属达2.5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对残疾人基本保障实施兜底后,残疾人的基本保障有了保证。但比较小康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病返贫、二次致残、一家多残、一人多残以及长期慢性病治疗与长期看护等,长时间困扰着残疾人及其亲属。
现在,保险公司的经营理念不仅不能满足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并且由于其固守专业标准与流程不变,就把残疾人拒之门外。保险公司的拒赔、拒保更伤害了残疾人的热情与信任。
大爱人寿筹备组通过整合企业资源,在2011年9月和2015年12月两次发起申办大爱人寿,并制定了通过大爱人寿投资设立保险经纪、救助基金、电子商务、康复托养、职业培训、健康管理等建设大爱工程的战略。大爱人寿将会以低费率、高保障、普惠制、广覆盖为原则进入市场。
胡志斌委员介绍,几年来,大爱人寿筹备组在各地、各级残联的支持下,先后到10个省市的21个区县市进行调研,其中在江苏无锡、常州进行了试点并取得成功,备受各界人士特别是残疾人的欢迎与关注,打破了当前保险公司姓“钱”不姓“保”的错误观念和市场误区,是对保险市场的挑战与创新。
大爱人寿筹备组认为,设立这样一家专门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供商业保险的企业,是运用保险机制为残疾人建设补充保障机制的有益尝试。
多位委员的呼吁
“实施大爱工程不仅可以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和保险保障,而且可以面向社会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保险保障,创造残疾人就业机会。”胡志斌说。
全国政协委员高晓笛认为,残疾人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养老和大病,商业保险能够化解这一压力。
她认为,残疾人群体保险意识的提高还需要多做工作,特别是聋人,他们信息闭塞。保险的理赔机制,残疾人是不了解不熟悉的,所以要加大对其培训的力度。
“我对大爱保险的事业是非常认同的,自己都有购买的愿望。”高晓笛说,“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我非常愿意未来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大爱保险为残疾人作品设立的电商平台上。”
全国政协委员于洪君认为,在建设健康社会精准、扶贫的理念下,保险业也在深化改革,全社会都关注残疾人事业,因此,大爱保险诞生与运作的背景很好。针对残疾人之间有较大差异的状况,于洪君建议,政府可在助残资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帮助残疾人购买商业保险。加强对残疾人的引导和了解,让残疾人知道,给他们建立保险公司,就是他们生命的保障机制,是生命延续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