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险企“走出去”风险与机遇并存
2017-04-17 16:18: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话题,正伴随着“一带一路 ”的主题持续发酵。中国企业“走出去”将面临多方面风险,而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为“走出去”的企业和人员提供风险保障服务。与此同时,为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保险公司将加大持有另类投资,而“一带一路 ”中的融资需求恰与保险资金相契合。同时,保险公司将寻求股权投资和海外企业债券,以多元化投资、追求更高收益率和更成熟市场的优质资产。
企业“走出去”需要保险发力
中国企业“走出去”会面临四大现实问题,一、地缘政治风险;二、人员所面临的风险;三、融资风险;四、项目执行风险。
目前,各方已有资金准备投入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而很多项目在海外还需要融资,融资方式往往采取PPP模式。但是,PPP涉及到众多相关方,其中的不确定性比较高,特别是国外的一些PPP项目所面临的情况与国内千差万别。此外,外汇风险也不可忽视。
事实上,目前多家保险经纪公司和全球性保险公司都开通了相关业务,帮助企业应对走出去的风险。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风险转移产品,主要是工程保险、人员人身保险、信用保障保险等。在提供风险保障上,国际保险公司和国内保险公司存在差异。国内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实现在国内出保单,在价格方面具有优势。另外,一些国内保险公司和“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建立关系,即使在缺乏某些风险信息的条件下,依然能够完成承保工作。
险资“出海”需求迫切
在保险资金运用方面,险资“出海”需求也比较迫切,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平衡收益成为险资寻求海外投资机会的动机之一。
全球投资配置受到监管要求和低利率的推动,低利率环境促使保险公司寻求更高的收益投资。尽管近期美国国债利率上涨,但许多地区的主权债券收益率很低,甚至为负,这都促使所有类型的保险公司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
企业违约率上升使企业债券的吸引力下降,偿二代下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和房地产投资获得较优惠的资本待遇,目前中国保险公司对房地产 的风险敞口很低,但是在全球范围内收购地标性房地产的趋势与日俱增,较长的期限可支持有效资产负债管理。追求更高的收益率、多元化投资和更成熟市场的优质资产是现在险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