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在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总有重要作用

2017-04-18 16:35:14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 4月15日,2017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峰会在京举行。专家认为,2016年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全面提速。作为体系的重要部分之一,保险业通过科技保险、环境污染责任险等险种在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促进绿色发展动能培育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绿色保险概念渐渐深入人心。

    2016年我国在境内外市场共发行绿色债券23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绿债发行40%,已经成为为全球最大绿色债券市场。绿色信贷规模也在持续增长,截至2017年2月份,21家银行绿色信贷7.5万亿元,占各项余额8.8%。此外,绿色担保债券、绿色ABS等创新型产品不断涌现。

    在此过程中,绿色保险产品研究及工具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在绿金委发布的十项重要成果中,保险行业占据三项。

    “经过DRS大数据系统的应用,经统计可量化的防灾减损案例,可以有效降低综合赔付率。”开发的环境风险地图,可有效配合环境污染责任险的事前风险防范需求。

    2017年,绿金委将推动在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同时,完成《绿色保险研究报告》,提出进一步推进我国绿色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

    尽管取得了不少成果,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市场吸引力尚待进一步提升。不少专家提出,设立地方、民间、中央等多层面的绿色基金、支持绿色信贷、发展绿色债券等多维度的绿色产业发展融资机制。

    保险行业同样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保险可以促进绿色产业资本的深化,通过信用增级和直投,助力解决绿色产业投入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通过将绿色低碳知识产权、绿色低碳技术装备等纳入保险保障,可显著提升信贷底层基础资产的抗风险能力及可抵押性;另一方面,可直接通过信用保证保险提供增信服务,有效分散和分担绿色信贷风险,促进金融资源流向绿色经营主体。此外,保险还可以向绿色产业直接“输血”。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基金等方式,直接投资中长期绿色项目。

    截至2016年底,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规模已经跨过2万亿元大关,其中绿色产业债权投资计划规模高达5258亿元。初步测算,未来几年,保险业为绿色产业新注入长期资金的潜在规模可达3万亿元左右。

Copyright © 2016-2025 盛安保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71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