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太利:新型城镇化建设定要强调“生态效率”
2017-03-16 14:54:09 来源:中国建设报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大步向前,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深入探讨城镇化与能源消费、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最小的生态损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相关资料表明,某些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生态效率呈非对称关系,即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生态效率不断下降,其环境政策、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都从不同方面影响了城镇化的生态效率。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庆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孙太利建议,新型城镇化建设定要强调“生态效率”。
“一些地区城镇化规划的生态建设落后,呈现出在发展中造成新污染、污染了再治理的恶性循环。忽视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污染治理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孙太利的担心还不止于此。他认为,我国城镇建筑寿命周期短,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我国城镇建筑物寿命普遍是70年左右,但是近年来,有些楼房在建设中,由于选材等方面的问题,还出现了“豆腐渣”工程、烂尾工程,一些建筑寿命实际只有二三十年。同时,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垃圾成山”现象十分严重,不但破坏了环境,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同时,我国城镇用水效率普遍较低,存在水质型缺水、地下水资源超采等等问题,‘水弹性’不大。”
他提议,政府在进行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时,需引进生态效率概念,打造升级版的新型城镇化。用生态设计统领城镇化设计,设计方案必须经生态环保专家进行评估。坚持用生态效率度量城镇化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形成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同时,强化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市场化,用市场机制拓宽生活垃圾处理途径,打破单一行政管理渠道。
除此之外,孙太利还建议,政府应该将绿色建筑占有比例,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硬指标”的考核范围。政府应对绿色建筑建设单位,给予减免税费的鼓励;对购买绿色建筑的消费者,给予政府补贴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