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抓房价控制又抓库存消化

2017-04-01 15:31:44 来源:中国建设报
  • 记 者:住有所居是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住房保障连续多年被湖北省政府列为对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2017年,湖北省将如何抓好这项民生工程?

    李昌海:我们要一手抓保障一手抓市场。首先,持之以恒抓保障。今年全省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41万套。狠抓融资贷款,力争国开行和农发行贷款授信1200亿元,发放贷款800亿元以上。大力推行货币化安置,确保货币化安置率超过50%。降低准入门槛,提高公租房的入住率。其次,分类调控稳市场。牢牢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分化的特点,分类指导,因城施策,确保全省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不出现大起大落。最后,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作用。扩大制度惠及面,推动农民工、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缴存住房公积金,将覆盖面由城区向乡镇延伸,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今年,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378亿元,推动基础数据标准和结算应用系统“双贯标”。

    既抓农村“双治”又抓城市“双修”

    记 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居环境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乡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垃圾围村等现象的出现,既影响环境风貌,又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此外,去年发生的洪涝灾害,还暴露出了城市规划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湖北省将如何治理这些“顽疾”?

    李昌海:推进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坚持厂网同步、建管一体,污水厂与配套管网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创新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机制,鼓励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确保未建污水处理设施的647个乡镇项目今年全部开工,实现首战告捷,明年基本建成,后年全面运行。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今年年底前所有县(市、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必须达到90%以上,将乡村建设与精准扶贫、生态保护等工作结合起来。

    除了乡村“双治”,我们还要着力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双修”工程。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有积极性的城市,开展城市“双修”试点。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全省计划新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00公里、海绵城市80平方公里。大力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武汉市要全面采取生态修复和工程建设的办法,完成好住房城乡建设部赋予的补齐城市防洪排涝短板的试点任务。

    既抓监管又抓服务

    记 者:新经济正在以革命性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开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动力引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将如何开展工作?

    李昌海:对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而言,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特色小镇就是新经济。装配式建筑是引领建筑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要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全年完成装配式建筑 120万平方米。进一步提升绿色建筑发展水平,特别是抓好县级绿色建筑的推进工作,指导武汉市开展绿色建筑第三方标识试点工作。以“产、城、人、文”融合为重点,坚持政府搭台、市场主导,重点培育20个省级特色示范小镇。

    随着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内容的不断拓展和延伸,我们必须有互联网+的思维,提升管理水平,走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的道路。到今年年底所有市县都要整合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积极发展智慧水务、智慧管网、智慧房管、智能建筑,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扬尘、渣土运输、燃气管理、物业管理、规划执行等,都应该推行智慧监管,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效率。

    既抓住房城乡建设更抓党建

    记 者: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将怎样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李昌海:要把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克服“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切实做到“住房城乡建设业务开展到哪里、管党治党就延伸跟进到哪里”,以从严治党的成效,为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持续深入纠“四风”、转作风、树新风。在全系统开展“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作用,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一案双查”,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保持高压态势。

Copyright © 2016-2025 盛安保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71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