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配式建筑+BIM,将使建筑业更上一层楼
2017-04-05 15:16:23 来源:筑龙网
装配式建筑就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组装搭配而成的建筑,通俗地讲来就是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在未来,装配式建筑定会成为建筑业的主流模式。
装配式建筑迎来黄金发展期
从去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来,截至今年3月,全国30多个省市区推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政策。政策指出,要求十三五期间(2016 ‒ 2020)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的30%以上;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比率的30%以上。十四五期间(2021‒2025)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全面普及成品住宅,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比率50%以上。
随着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发布各项利好政策,装配式建筑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BIM应用是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核心
与传统建筑不同,装配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标准化的预制构件或部品在工厂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组装成整体。这意味着从设计的初始阶段即需要考虑构件的施工安装、维护保养、加工生产等,并在设计过程中与设备、结构、内装、电气专业紧密沟通,进行全专业、全过程的一体化思考,实现“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标准化设计、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
“想要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普和应用,BIM的应用是技术核心。为了避免预制构件在现场安装不上,造成返工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保证设计、生产、装配的全流程管理,BIM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传统的装配式建筑建设模式中,设计、工厂制造、现场安装三个阶段是分离的,设计的不合理,往往只能在安装过程中才会被发现,造成变更和浪费,甚至影响质量。BIM技术的引入,将设计方案、制造需求、安装需求集成在BIM模型中,在实际建造前统筹考虑各种要求,把实际制造、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前解决。
与传统建筑方式采用BIM类似,装配式建筑的BIM应用有利于通过可视化的设计实现人机友好协同和更为精细化的设计。引入BIM技术后,建立装配式建筑的BIM构件库,就可模拟工厂加工,以“预制构件模型”的方式来进行系统集成和表达。据了解,目前以品茗股份为代表的BIM行业企业正积极搭建BIM族库,不断增加和丰富BIM虚拟构件的数量、种类和规格,逐步构建标准化预制构件库。
BIM+装配式建筑,将颠覆传统建筑业
作为2017年建筑领域的两大热词,如果说装配式建筑是生产方式的变革,那么BIM应用则是推动这一变革的重要技术手段。
BIM技术服务于设计、建设、运维、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可以信息化描述、数字化虚拟各种系统要素,实现信息化协同设计、可视化装配,工程量信息的交互与节点连接模拟及检验等全新运用。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装配式建筑将整合建筑全产业链,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化集成。
在工业化元素、信息化元素、科学技术连接越来越紧密的时代,BIM技术将和装配式建筑实现完美融合,推动建筑业的创新与发展,助力传统建筑业升级为科技建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