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欧共建可持续城镇化创新平台
2017-04-11 15:45:31 来源:中国建设报
为了更好的执行中国科技部与欧盟科研与创新总司联合资助的“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合作”一期“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创新平台”项目,应挪威科技大学科研、欧盟委员会等邀请,3月28日到4月2日,中方代表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及中国建设报等特邀代表分别在挪威和比利时与欧方召开“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创新平台”实施方案研讨会和项目启动会,共商城镇化产学研合作模式和产出等项目任务。
“欧盟高度重视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创新平台项目,它将为欧盟与中国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提供战略性报告,具有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我们希望通过建立合作创新平台,加强与市场以及企业间的联系,打破学界、政府以及工商企业界的壁垒,共同应对当前城市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从而创造新的发展机遇。”3月28日,欧盟委员会科研与创新总司国际合作司司长高斯塔斯·格林诺斯(Kostas Glinos)在出席项目启动会时,表达了他对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创新平台的期待。
搭建合作之桥
全球治理时代,不仅只是依赖制度、技术创新,而且越来越有赖于文明的复兴、转型与创新。中国和欧洲虽然远隔万里,但都生活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空间之内,生活息息相关。当前,中欧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正如3年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欧洲时发表的重要演讲中指出:“中国和欧盟都在经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改革进程,都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双方要加强在宏观经济、公共政策、区域发展、农村发展、社会民生等领域对话和合作,尊重双方的改革道路,借鉴双方的改革经验,以自身改革带动世界发展进步。”
在中欧合作中,城镇化备受关注。人类发展的实践表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一对“孪生兄弟”,二者之间有很强的互动关系。源于18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城镇化需要工业化来带动,也给工业化提供支撑。2015年,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布鲁塞尔出席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时表示,“欧洲的城镇化已有几百年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正在推进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城镇化进程,市场潜力大,双方合作充满机遇,大有可为。”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旅所所长周建明对记者表示,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创新平台项目是中国科技部和欧盟科研与创新总司建立科研与创新联合资助机制达成共识后,开展的中欧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之一。“平台以节能城市、文化城市、绿色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为主题,建立示范性项目,为中欧产学研一体化寻找创新合作模式,为政府提供决策和管理支撑。”
“比起相对功利主义的美国城市发展模式,欧洲城市非常注重对自身文化和历史的尊重与保护,同时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因此,欧洲经验对中国的城镇化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价值。”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认为,中欧在城镇化领域的合作具有极强的互补性:欧洲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城市转型等方面先行一步,中国的创新与活力以及由此释放出的发展机遇也令西方感到羡慕,创新平台将为中欧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提供更为务实有效的合作机制。
创新引领之路
无论是已有数百年城镇化历史的欧洲,还是正处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创新都将是城市基业长青、充满活力的不竭动力。3月29日,在欧盟委员会总部展开的中欧城镇化深度对话中,创新成为中国发言者的高频词汇。
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达57.6%,已经从“乡土中国”经历“流动中国”,过渡到“城市中国”,这堪称中国城镇化历史上“千古未有之变局”,具有划时代意义。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将由过去的“出口导向、消费和投资驱动”的模式向“更多地依靠消费、更多地依靠服务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的模式转变。
中国城镇化出现的新动向值得关注。一方面,具有自然优势、人文底蕴、产业基础的特色城镇正在塑造新的经济形态,即环保、金融、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成功吸引了高端人才、创新创业人群、“泛大学生”群体、传统手工业者。另一方面,城市更新与复兴使老城重新焕发活力,即城市内“三旧地区”——旧区旧厂旧村转变为具有新功能的文化艺术场所、商业旅游地区、文化产业园区等,提升了城市的魅力与文化价值。
作为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工商企业界共建方,中国优秀企业代表碧桂园集团的科技小镇计划和首开集团的城市复兴项目备受欧盟重视和肯定。
随后,3月31日,在挪威特隆赫姆举办的“中挪可持续城镇化研讨会”上,城市如何通过创新实现低碳环保、转型升级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交流中,挪威方对碧桂园“一带一路”项目森林城市和首开绿色建筑实践所体现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担当表示钦佩。
行程虽短,但意义深刻。在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中欧都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新道路,这是欧洲人与中国人的“创新”,而“创新”恰是引领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风向标。在东西文明互相借鉴中,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国与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欧洲,将会为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