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与装配式建筑推动传统建筑业升级

2017-04-13 16:47:15 来源:筑龙网
  • PPP模式飞速发展

    从2013年推动新一轮社会资本和政府合作(PPP)改革以来,PPP模式在全国了飞速发展。2015年为“PPP元年”,2016年是“PPP落地年”。去年,社会资本接订单、地方推项目、中央发政策,各领域频频发声支持和推动,PPP在2015年取得的成绩之上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已收录PPP项目10685个,总投资12.7万亿元,项目涉及交通运输、市政工程、水利、能源、保障性安居工程、政府基础设施、城镇综合开发等19个行业。

    近期,国家发改委密集发布各领域“十三五”规划,多部规划中提到以PPP模式促进发展,其有望成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抓手。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PPP项目已经超过15万亿元,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刷新当中,对于传统项目僧多粥少的局面,PPP项目的出现无疑给建筑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在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下,PPP将成为撬动财政的支点。2017年,被业内预测为“PPP业绩年”,PPP项目将迎来落地高峰期,在带动基建投资上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随着PPP领域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和实务操作经验的积累,PPP项目审批将会进一步加快、项目落地速度将会进一步提升、实际落地项目领域将会进一步拓宽、项目合作模式和回报机制也会更为合理。从发改委、财政部2016年推介项目发展趋势来看,2017年PPP项目预计批复规模或在5万亿元以上。新一年,万亿蓝海有望成为建筑企业角逐的战场。

    但就目前而言,建筑市场分化的大趋势已经十分清晰,建筑企业能否有机会以PPP模式参与公路、铁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出现明显分化。国企、央企由于资源整合能力较强、自身融资能力较强,加之与地方政府长期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合作关系,业已成为PPP项目的主力军。不少实力强劲的民营企业也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但多数中小企业因为风险管理水平较低、融资能力较弱,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已然落后。

    PPP模式下的投资项目盛宴已经来临,建筑业中小企业如何把握机遇,在PPP模式中找到自身定位与发展方向,还需进行战略调整。

    发展方式:装配式建筑将势不可挡

    2016年,是建筑业工业化发展不平凡的一年。装配式建筑作为传统行业迈向工业化的一大转折,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因此不断迎来政策支持,国家层面及全国各地均设定了装配式建筑的相关发展目标,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去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广使用装配式建筑,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建筑产业化发展纲要》中指出,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20%;到2025年,比例达到50%以上。随后,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各地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Copyright © 2016-2025 盛安保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71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