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建筑工人即将“一人一档” 再要拖欠农民工工资难上加难
2017-05-12 14:06:50 来源:人民网
昨日,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正式上线。未来,全国5000多万名建筑工人“职业档案”都能在这一平台上查询,每名建筑工人工资通过“专用账户”发放,确保及时、足额、不拖欠。
据介绍,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企业经营和劳务管理分会受住建部委托,牵头开发了这一平台。平台最终将覆盖全国8万余家建筑企业的5000多万名建筑工人,记录他们的身份信息、培训情况、职业技能、从业记录等信息。
位于武汉光谷的湖北省科技馆新馆项目工地作为平台仅有的两个全国试点之一,经过一年多实践,让1200余名建筑工人收获便利与幸福。昨日,记者走进这一工地,寻求答案。
建筑工人实现“一人一档”
昨日11时30分,53岁的钢筋工钱从明结束上午的工作,走出工地现场,拿起“一卡通”在门禁上一刷,上午的工时、考勤及所在班组等信息显示在屏幕上。钱从明感慨,“从没想过,在建筑工地上班会有一种当白领的感觉。”他介绍,最初进入工地时,就将个人基本信息和职业资格认证等情况录入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系统,通过管理平台,每个工人的工作经历、技能等级、考勤、工资、用工、奖项、党员发展情况等20余项信息一目了然。
“录进去的数据就是工人一辈子的职业档案,以后他们想去别的建筑工地找工作也方便,只要平时工作认真,系统中都有记录。”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湖北省科技馆新馆项目常务副经理杜永奎说,通过管理平台,实现了“一人一档”,填补了过去多年劳务管理“空白”。
项目管理员将工人的信息导入系统后,还可实现与公安机关的人口信息系统对接。对有不良社会记录人员谨慎招用,发现犯罪或公安部门追逃人员,直接向公安机关举报。利用该平台,劳务工人还能获得求职招聘、法律援助、职业培训、个人信用查询等社会服务。
专用账户为农民工工资发放撑起“保护伞”
据悉,通过运用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总包方与劳务公司分包方和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建立工资共管账户,实行银行代发工资制。简单来讲,就是总包方每月按时将工程款打入劳务公司所在银行的账户,其中劳务工人工资设为专用账户,一旦打入钱款,该账户不能开通网上银行等电子支付渠道,也不能取现,钱款只能用来为工人发工资。银行每月发放工资会向总包方出具工资发放凭证,确保工人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杜绝恶意拖欠。
工人工资发放的依据与以前有何不同?湖北省科技馆新馆项目部介绍,以前发放工资都是采取传统手工记录,效率低、容易出错,经常因核算不准引发矛盾。如今,依托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精确统计劳务工人考勤,有效规避了劳务纠纷。
工人还可以登录“云筑劳务服务云”手机APP,绑定银行卡后,实现随时随地查看工资发放记录,做到心中有数。